我对佛教一直有误解,自从逐步了解,才发现佛教不是迷信,我们不能被宗教的外衣迷惑,不要被和尚的佛号迷惑,借用南怀瑾先生的讲解,佛经佛法是直面生死的一门生命科学,值得我们好好的探究
释迦牟尼佛的言教:虽然只有释迦一人是佛,但在其生前,这个世界曾经有佛出生,而未来也将有佛出生,现在的世界也有很多的佛存在。故佛教不以为佛陀是独一无二的。佛教承认过去、现在和未来,都有着无数的佛陀,且相信所有的人,所有的有情众生(主要指动物),不论信佛与否,将来也都有成为佛陀之可能。佛教相信佛陀是已觉悟的众生,而众生则是尚未觉悟的佛陀。在境界上,凡人与圣人虽有所不同,但于佛性上是一律平等的,故佛教并不将佛陀当做唯一的神来崇拜,也不承认有另一个宇宙造物主之存在。所以佛陀以及佛教徒是无神论者
在佛灭后的佛教史上,印度佛教因缘际会(例如某些弟子因为对佛陀的思念而予以神化,以及婆罗门教内容渗透)趋于更明显的宗教化,至现代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创教者为生于印度文化区的古人悉达多·乔达摩,是一位在证道后,通常在南传佛教称其佛号为乔达摩佛(英语:Gautama Buddha)、在汉传佛教则尊称其佛号为释迦牟尼佛的“佛陀(佛)”,“释迦牟尼”的构词本身指涉悉达多·乔达摩的背景,意谓“释迦族的圣人”。至于“佛陀”义为觉者、觉悟者,在中文的广义上也包含三世诸佛。佛教的本意是佛陀的教育,而不是指拜神佛的宗教,比起其他宗教教义更像是一种哲理,这是由于原始佛教的概念中,没有明确指出神明的定义,甚至反对迷信,佛陀认为不应该浪费时间思考对灭苦没有帮助的概念。“佛法”一言以蔽之,即“痛苦来自欲望”,佛教徒即为“相信这条法则的人”,佛教“最高原则”是“痛苦确实存在,我该如何逃离?”,佛教的目标是克服欲望和无知造成的苦(duḥkha),需要了解无常(anicca)和无我(anattā)才能克服无知。现有佛教的诸佛菩萨均是由后来的教派发展而成[1]。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hans/%E4%BD%9B%E6%95%99
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,回避了死亡的话题
而释迦牟尼则选择直面生死之谜,用自己的般若智慧解答了这个谜题,但是问题是,由于佛经不是数学知识(其实很多高深的数学命题也犹如哲学命题一样至今误解,只剩下无法证明的猜想),无法用知识的方式灌输,只能靠思考和体悟
有人会说,现在都是科学的时代,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可以解决很多问题,没错,但是请注意,我们人类也仅仅是不断的发现规律,而不是发明规律,解决的问题全部都是利用了现有的规律而已,我们对这些规律的由来以及我们自身的意义一直都是缺乏认知的;
跟其他宗教的区别:不像基督教有关所谓的创始者基督创造一切,佛教中没有人格神,反而会说每个生命都是具足佛性的,只要能够开悟,每个生命哪怕是一只蚂蚁都是佛;
不像道家追求长生不老,释迦牟尼19岁开始悟道,到81岁涅磐,也是一个正常的生命周期,佛法说非长寿相,佛教不追求这些不切实际,脱离了正常自然运转的玄学;
为什么寻求生命的意义,普通人都有悲欢离合,经历过痛苦,可能有些人一辈子都很快乐,活得像个活神仙,我不清楚这种人是否存在或者有多少,即使有也要面临最终的死亡,面对亲人的告别,我不太相信面对这些一样快乐,总之既然生为何要死,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,生死的原因和真相又是什么,这些问题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自然的问出来
古时候,没有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,僧人除了常人的琴棋书画,还掌握了佛法,所以古代僧人的地位都很高,见了帝王都不用下跪,官员文人都以有个僧人朋友为荣,比如苏轼佛印,而现在各种知识的涌现,很多寺庙中的人知识欠缺,对佛法的理解也不够深入,反而很多经过高等教育的人开始对佛经感兴趣,经过了系统化的学习,很容易将自己的知识跟佛经的理解结合起来,形成更深的理解,所谓医治不死病,佛渡有缘人,这也是我们这代人的缘分吧
苦集灭道 四圣谛 八正道 八识
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诸漏皆苦 涅磐寂静
《金刚经》中世尊有偈曰: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这句偈就是要修行佛法的人不能以相见佛,应当放下分别心,放下对色身的执着,做到“无住”、“无相”离开声色才能见道,无我才能见佛,从而真正领悟到佛性的真谛。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0400435
汉译巴利三藏·经藏·长部
相应部柯尼耶最接近原始的佛教,中文翻译的话《相应部》的白话翻译能看,《杂阿含经》算是比较好的版本了。。
大藏经中的都是佛说的,不要以自己观点和学术界观点去衡量,没有修持经验的观点是没有多少价值的。贴一段元音老人的说法。出自《心经抉隐》
一、 佛的契机契理之教
佛说法四十九年,说圆说偏,说顿说渐,无非都是随著众生不同的根基、不同的机缘而方便应病与药。众生需要佛法,同样,佛法也离不开众生。就像药是为治病而设的,离开了病,药则无任何价值了。佛完全是为了治疗众生的疾病(心病),而应缘说教的,所以每个时期,说的法都不同。这是因为众生的病各不相同,要医好病,医生用的药也不应该相同。所以,佛的教化是契机契理之教。佛说法四十九年,共分五时而说。
\1. 华严时
第一时说法是华严时。犹如太阳初出时,只照高山,就像我们所说的须弥山。这是佛初成道三七日,为大菩萨讲说的大法,说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转根本无上法轮,度大菩萨。《华严经》是佛称性极谈,小乘根基的人接受不了。所以,教下的大菩萨把第一时说法比喻为生的牛奶。生的牛奶大人能吃,小孩不能吃。因为小孩的消化能力弱,喝了生牛奶要拉肚子。虽然牛奶是宝贵的东西,能滋养人的生命,犹如佛说的法能滋养我们的慧命,但小根性人接受不了,就如小孩喝生牛奶要拉肚子一样。
\2. 阿含时
第二时说法是阿含时。这个时候,太阳可以照射到比较低的山了。佛看到小根性人不能接受大乘法,由是因缘,佛在鹿野苑等处,于十二年中,为小根性人说小乘《阿含经》,讲说四谛、十二因缘等教理,度声闻、缘觉乘人。‘阿含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‘无比’,是‘无可比拟’的意思,就是说世上一切法再宝贝也比不上佛法。为什么呢?世上任何宝贝只能暂用一时,都是虚幻不实的。而佛法是无上之宝。众生听到、受持后,照它修行,就能超出生死轮回,所以是无上的大宝贝。教下菩萨把它比做‘酪’,比喻把生的牛奶酿制成乳酪,小孩就能吃了,吃下去不会拉肚子。
\3. 方等时
第三时说法是方等时。‘方’就是方便、方正、广大,‘等’就是平等、均等、等持。意思是说:佛说法不是有实法与人,而是应病与药,是方便的。所以佛说了八万四千法门,法法平等,无有高下。这是佛继阿含时后,于八年中,引小入大,为大乘初门菩萨讲维摩诘等经。这时犹如太阳照到高原了,就像我们中国的青藏高原一样。这时说法,就比酪更进一步了,由酪成酥了,就是西藏人喝的酥油茶之‘酥’。但这个酥比量为‘生酥’,味道还不太好。
\4. 般若时
第四时说法是般若时。般若是梵文,是古印度语。它的意思很丰富,我们中国没有能包含‘般若’所含广义的词语来代替它,所以用音译。字是汉字,音是梵音。在翻译经文的时候,玄奘法师定有五种不翻之规,因翻之亦不明本意,所以就音译。( 1)秘密不翻。如‘陀罗尼’,即咒语,就是总持,总一切法,持无量义,一切法都包括了,含摄无量无边的意义。所以,一切咒语都不翻。( 2)多义不翻。如‘薄伽梵’,薄伽梵有六义,我们通常就晓得薄伽梵是佛,代表佛名。( 3)此方所无不翻。就是我们这里没有这个词。如‘阎浮提’、‘迦陵频伽’。迦陵频伽就是《弥陀经》里所讲的一种鸟,它的叫声非常好听。( 4)顺古不翻。延用已久,成了习惯语。( 5)尊重不翻。无上庄重之意,如‘阿罗汉’、‘菩提’等,都是尊重之故。
‘般若’意义很广,单把它讲成是智慧或大智慧都不尽其义,意思并没有包括净尽,表达得并不完善,所以不翻。佛说法四十九年,讲般若就讲了二十二年,共有八大部,总结归纳为《大般若经》,有六百卷之多。《心经》就是从六百卷《大般若经》中节选出来的,言简意赅,只有二百六十个字。文字虽然很少,但义理非常完备、深刻,内涵非常丰富。六百卷《大般若经》的要义都摄尽无遗,全都收摄、概括在里面了。所以,《心经》是《大般若经》的心髓、精华。
因为佛性是无形无相、无法表达、不可名状的,不能用名来名、无法用相来相。所以般若时说教用二权一实,即两种权巧、一种实法。‘权’者,乃善巧方便。两种权巧:一种是随著众生的根基而说义理;一种是要把佛的智慧本怀善巧地、畅所欲言地宣抒出来,就是用众生容易理解的东西来比喻不易理解的东西,而善巧方便地说教。‘实’者,是真实说法,说真实佛法,说一乘法,直指我们的佛性、真如实相、诸法空理。华严时属实法,阿含时、方等时属权法,法华涅槃时属实法,只有般若时是权实并用,所以般若时说法有承前启后的作用。又因为般若为佛法之心髓、成佛之指南,佛在一代时教五时说法中,都没有离开般若,故般若法既通前又通后。这个时候犹如太阳高升,广照平原大地。教下比喻为‘熟酥’,就是这个‘酥’由生转熟了,味道更好了,这是对大菩萨说的。
\5. 法华涅槃时
第五时说法是法华涅槃时。这个时候法运将要圆满,就像日落西山,佛将要圆寂涅槃了。教下比作是‘醍醐’。醍醐上味,是奶味中最好最好的。为什么比作是醍醐上味呢?因为佛在最后八年中,说《妙法莲华经》等法,纯实无权,不说别的法,不讲权法,唯有一乘法。佛在法华会上,为说诸法实相之理,会三乘归一佛乘。不管在会人的根性如何,不问他们能否接受,称性极谈,畅宣本怀,说真实佛法。因为佛快要入灭了,没有时间了,只有真实说法,佛法才能圆满。佛当时指出:‘一切众生都是佛。’小根性人不相信,不能接受。‘哎呀,怎么一切众生都是佛呢?我们小乘圣人不知苦修了多少世,才只是证得个阿罗汉果。众生既未证到菩萨,更未证到佛,怎么会一切众生都是佛呢?’所以不相信。当下就有五千人退席了。法华胜会之后,佛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,于一昼夜说《大般涅槃经》后,就涅槃圆寂了